臨港產業快馬加鞭
20日上午,東吳港區羅嶼島上一片熱火朝天,9號、10號泊位后方陸地堆場工地上,挖掘機長臂伸縮、重型卡車來回穿梭,工人們正全力施工。與此同時,水下建設也在加速推進,9號泊位的沉箱安裝已經完成,預計今年下半年就可安裝卸船機,10號泊位的沉箱安裝也已過半,8月份就能安裝完畢。
9號、10號泊位是羅嶼40萬噸級鐵礦石碼頭項目建設的核心內容,總投資15.67億元,建成后年吞吐量將達2000萬噸,可實現礦石交易額超200億元。福建羅嶼港口開發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黎勇介紹,目前已完成70%,預計明年6月底可建成投入使用。
新的臨港項目投產指日可待,已經落戶的項目也在擴大規模。眼下,在秀嶼港LNG產業園一片新填出來的廣闊空地,施工人員正在緊張作業,這就是中石油福建LNG項目5、6號罐的所在地。負責施工的新增儲罐項目組副總經理呂賢郎告訴記者,計劃造地面積2.6萬平方米,現在進度已經完成80%。
由于集疏運體系不暢而受到制約的臨港木材產業,也開始了快馬加鞭的追趕。在秀嶼國家級木材貿易加工示范區內,福人木業今年5月引進的迪芬巴赫生產線進入正式生產階段。福人木業莆田 項目副總經理周偉旺介紹說,由于該條生產線具有穩定性好、材耗低、強度高、環保等特點,滿負荷年產量可達30萬立方米。
特色產業補齊短板
文化產業和電商產業是莆田的特色和名片。2013年,莆田市文化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8.4%,已經連續四年穩居全省第一。在零售商密度最高的25個城市榜單中,莆田高居全國第5名,在省內排名第一。
拿下眾多第一并不是到達頂峰。就文化產業而言,總量不夠大、文化創意缺乏等亟待改變;就電商產業而言,自主品牌創牌不易,倉儲難題困擾企業,急需轉型升級。
文化產業的突圍,依托一座座文化園區的崛起。2013年,仙游縣工藝產業園完成投資30.8億元,同比增加232%;上塘珠寶城全年固定資產投資1.86億元,完成年計劃1.22億元的152%……今年初以來,這些文化園區繼續保持著強勁的發展勢頭。
如何培育最核心的文化創意?答案是“育才引智”。6月12日上午,首屆海峽兩岸大學生媽祖文化創意節在湄洲島舉行優秀作品展和頒獎儀式,這次文化創意節吸引了上海師范大學、莆田學院、臺灣樹德科技大學等兩岸多所高校學生參與。此外,今年莆田將大力實施文化創意人才培養計劃,并引進一批會經營、善創意、能創新的文化產業人才。
電商的轉型升級也在加快推進。今年3月底,莆田獲批創建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城市。4月23日-24日,中國(莆田)電子商務大會舉行,全球最大的搜索引擎Google、全球最大的第三方支付平臺Paypal等知名跨國企業均派出高管參加。
莆田市政府去年出臺《關于加快電子商務發展的若干意見》后,今年各項扶持措施紛紛落地:在城區周邊規劃約200畝土地,打造莆田電商總部產業園;設立電商信貸風險補償基金,解決電商企業融資難題。
莆田市長翁玉耀告訴記者,莆田想企業之所需,急企業之所急,在融資、退稅等方面加大對企業的扶持力度,并用好用足國家、省出臺的一系列政策,形成政策疊加效應,讓特色產業更具魅力。
優勢產業一馬當先
扶持社會辦醫是國家醫改新方向,莆田在落實這項政策時最具優勢。據不完全統計,莆田籍民營企業家在全國投資興辦的民營醫院約8500家,占全國民營醫院總數的80%左右,資產總額近千億元。
6月28日,由莆系醫療企業家共同發起的莆田(中國)健康產業總會將在莆田正式成立。據了解,莆田(中國)健康產業總會共吸納會員3200人,成員醫院8500家,總會年產值約2550億元。目前,全國各地分會正在陸續籌建中。原本散落各地的小船,已經抱團打造出規模最大的民營醫療“航母編隊”。
作為民營醫療商幫的故鄉,莆田正積極打造全球莆系民營醫療產業后援基地和總部經濟區。今年3月,莆田學院攜手英國鄧迪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著名高校,開設了全國首個以培養民營醫院高級管理人才為目標的HMBA教育項目。莆田學院將建立一所國際醫學教育培訓中心,為全國1萬多家民營醫療機構培養具有現代化管理水平的醫學專業人才。
今后,對于民營醫療最優惠的政策、最先進的技術,都將從莆田發散向全國各地。據悉,莆田市民營企業艾普強(福建)醫療設備有限公司將引進世界上治療腫瘤先進的質子治療系統,并斥資47億元,籌建“中國莆田質子治療中心”。